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早上在看少楠老师的《产品沉思录》最新一期,里面有一篇在讲“无所事事的重要性”(inspired by 韩炳哲的《无所事事的面向》),看完深受启发,遂写下这篇文字。
现在的人都很忙,忙着养家糊口的、忙着随大溜的、忙着学业的、忙着赚钱填补焦虑和安全感的……各种忙,无意义感弥漫在这台社会机器上,大家都在忙着“做事”。特别是在“劳动最光荣”的社会语境下(别无他意,请勿妄加揣测),“做事”似乎就成了一个人required的要素。当然,包括我自己,从第三者视角来看,我确实算是世俗意义上偏卷的、事儿做得多的那类人(尽管我自己并不认为我在卷);否则我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。
当提到无所事事这个概念,你可能会想着:“我很愿意无所事事啊!我要打xxx游戏!我要看xxx电影!我要去xxx旅游!xxx多累啊~”这些娱乐消遣的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所事事,是资本演化出来的另一种绩效手段,仍然具有某种目的性,最终仍然会演化成:打卡式旅游、炫耀资本、社交软件上的某一栏数据(标签)等等。
大家都是有意无意地带着目的在做一些事情的。换句话说,如果这个时候告诉你:你做了这件事情之后,这个世界上除了你,没有任何人知道,你还愿意做吗?
整个社会都在追求效率,个人、组织都是,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看到3、5分钟的电影解说也会停下来观看的。同样的,情绪也在效率化,现在一个短视频,就能迅速的调起你的喜怒哀乐,让你在键盘上“挥汗如雨”。
包括文字内容,也同样躲不过效率化,随着“会读”这样的AI工具崛起,你只要把公众号或知乎这样的文章链接丢到软件里,就能得到文章的总结、摘要、精华,你读文章跟批奏折似的,哪还有人能真正沉下心来去阅读一篇千字的中长文,更罔论看整本的书了。
真正的无所事事是“无目的”的,停止连接外部的输入和输出,反过来向内探索,和自己对话。是的,无意义、无目的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看来,非常的反人性,就好比斋戒(今天流行的冥想也是,just 呼吸,觉察)。
这样隔绝了欲望的方式,可以让我们无处安放的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,直接和自我进行对话。这在今天来看,是更加“奢侈”的,而不是你拿多少钱买了个什么东西。还是一样,如果没有人知道你花了多少多少钱买了个多昂贵稀有的东西,你还想买吗?你真的想拥有吗?你真的清楚你和你所拥有的一切事物的关系吗?
反观我们以前有过的幸福时刻,往往就都是无意义的、没有达成所谓目的的,甚至是繁复的、没有产出的。不知道还在阅读的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,就是你达成某一个目的/目标的时候,往往不是你最幸福的时候,而是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的某几个moment,可能就是你在奔赴的途中。
举一个比较真实的例子,你和你喜欢的人待在一起的时候,你是不会去追求效率的。相反,大多都是在做无意义的事情,漫谈、散步、吹风,甚至会有很多降智的行为。但是那一刻的你是幸福的,是沉浸于当下的,是心流的,那一刻的你脑子里是没有一个所谓的目的,你就是享受和ta在一起的那个时刻。
最后,和少楠老师一样,引用韩炳哲的一句话来收个尾:如果失去无所事事的能力,我们就会沦为一架机器,只剩下刺激与反应,需求与满足,问题与解决,目标与行动,生命也因此枯萎。
本文并不是在反效率,只是想驻足反思,求得内心的平和,和“自我”说说话。
(最近真的忙坏了,多个需求并发,组里一个老哥还刚提离职,雪上加霜了哈哈,life gose on~还是得抽出时间来审视自己,一味的忙/卷只会让自我愈加紊乱,意义感是靠自己的内心运营出来的)
- Author:王帅真
- URL:https://blog.qizong007.top/article/do-nothing
- Copyright: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,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, adopt BY-NC-SA agreement.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