🗒️“不改变”的“幸福”
00 min
2024-5-31
2024-5-31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很多人是不愿意改变的。
即使 ta 不断抱怨现在的生活如何不满,但你让 ta 跳出舒适区,ta 第一个不答应。
原因很简单,前者可以很容易找到应对的方式,你能力之内可以 handle 的;而后者充满了未知,甚至是各种负面的东西在等着。(我不会、我不敢、我害怕、我 xxx,各种理由和借口都会涌出)
或许我们有更想做的事情,但是我们害怕迈出那一步,我们天生风险厌恶,我们担心社会关系羁绊,我们会被这样那样的东西束缚住。
我尝试用阿德勒目的论的视角来解释:因为现状虽然存在一些令自己不满的地方,但是它是最符合利益、最舒适、最没有负担的主观选择。
问题抽其本质,其实就是在选择“不变的不满”和“变化的不安”。
这不仅是能力、善恶的问题,更是“勇气”的问题,你是否敢于直面痛苦,直面各种社交关系。
人们常用“如果 xxx”来保留一种可能性,认为自己如果变化了也可以怎么怎么样;但实际上人们是不愿意变化的,不愿意承担改变背后的成本和风险,便如此欺骗自己。
“要不是 xxx,我肯定 yyy”,何尝不是一种优越感呢?人们用这种方式 yy,来补偿“无能”的自己。
类似的,学生时代一定遇到过这种人:“我花一天就考了 60,你竟然花了一学期学才考 80。”这就是在保留“我要是也这样学一个学期,那我得多牛”的可能性。
by the way,选择不改变,保持“不幸”,何尝不是另一种“幸福”呢?